薩拉森是中東的駱駝和海軍文明,世紀帝國II的可使用的最初文明之一。薩拉森這詞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詞源,在不同時代上代表著不同人事物,西方文獻裡是稱伊斯蘭/阿拉伯帝國,早期羅馬帝國是稱西奈半島的阿拉伯遊牧民族,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則是套在全阿拉伯民族上,伊斯蘭教興起後基督教為主的歐洲人,則是用來稱呼亞洲/北非的穆斯林,薩拉森帝國在歷史上並不存在,真的以現在觀點來稱呼就是阿拉伯哈里發王朝、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
現實中在哈里發王朝、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的統治下,薩拉森的版圖比羅馬還大在蒙古未入侵之前。遊戲中薩拉森還代表了歷史上有名的薩拉丁的阿尤布王朝,因此在遊戲裡薩拉森代表著多個時代的不同文明、民族、阿拉伯團體的結合體。
薩拉森的獨特單位馬木留克(阿拉伯奴隸兵),是一種對騎兵類有極大傷害的特殊單位,歷史上的阿拉伯奴隸兵戰績輝煌,也是蒙古西征第一次在野戰潰敗的功臣之一,更被西方歷史學家認為這一場阿音札魯特戰役是阻止蒙古毀滅伊斯蘭/基督教文明的一大戰役。薩拉森位於世界十字路口其中古時代鼎鼎有名的阿拉伯商人更加突顯了商業貿易的興盛,因此市場貿易成本僅5%、市場建造也便宜75木材,薩拉森也代表著伊斯蘭教的興起,引此在城堡時代特殊科技穆斯林學墊僧侶被殺害後還會返回資源,此外作為阿拉伯世界最有名的駱駝也有帝王世代特殊科技狂熱血量上升,因為跟拜占庭一樣同屬世界十字路口,海上戰爭也是極為重要因此海軍也有運輸船血量和運載量加成,戰船攻擊速度上升。
在早期的羅馬帝國時代,撒拉森只用以指稱西奈半島上的阿拉伯遊牧民族。後來的東羅馬帝國則將這個名字,套用在所有阿拉伯民族上。伊斯蘭教興起於西亞,特別在十一世紀末期的十字軍東征後,以基督教信仰為主的歐洲人,普遍用「撒拉森」來稱呼所有位於亞洲與北非的穆斯林。
實際上,歷史上並不存在所謂的「撒拉森帝國」。歐洲人在七世紀以後的文獻中,單方面地稱穆斯林為撒拉森人。以平等中立的觀點,現代人應將「撒拉森帝國」這種稱呼,還原為當時當地人民所使用的名詞:阿拉伯哈里發王朝、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
薩拉森建築